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Impact of multiple-scale circulation interactions on the spring diurnal precipitation over Luzon.

發佈日期:2021 年 6 月 2 日 類別:師生成果


Lee, C. A., Huang, W. R. *, Chang, Y. H., & Huang, S. M. (2021). 

本研究探討北半球春季時呂宋島與附近海域日降雨的時空變化特徵,主要著重在瞭解大尺度和區域環流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日降雨的影響。

我們分析了2001~2019年春季(3月至5月)TRMM與IMERG的衛星降雨資料,其結果顯示日降雨有明顯的往東傳播訊號,這現象與已知的夏季呂宋島日降雨往西傳播的方向相反。

進一步分析發現,春季呂宋島日降雨往東傳播的主要機制為地形與多重尺度環流之間的相互作用所導致,主要的動力機制包含:山谷風、島嶼尺度的陸海風與大尺度的陸海風(例如:大尺度的環流場和大氣中上層的盛行風場)。

此研究結果凸顯出,多重尺度的環流變化對東亞-西北太平洋地區春季日降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全文連結

黃世銘 助理教授
論文 共同執筆

EMAIL: hsm7@g.pccu.edu.tw

教師研究室: 

大典館 408-2

TAGS: 氣候學、海氣交互作用、海洋物理


  • All
  • 科學新聞轉譯
  • 師生成果
[科學新聞轉譯]北太平洋的冰層才是引起古氣候變化的原因嗎?
過去我們一直都覺得北美大陸靠北大西洋這側的冰層如果快速融化,大量淡水流入北大西洋後會影響墨西哥灣流(溫鹽環流的一部分),並進一步影響北半球的氣候。上個月(2020/10)【科學】雜誌刊登的論文指出,始作俑者可能不是北美大陸東側的冰層,反而可能是西側的冰層融化造成的。
西北太平洋颱風內之閃電分布
作者:周昆炫教授, 林書正博士 此研究(Lin and Chou,2020)為使用地基的全球閃電資料(WWLLN,The 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進行西北太平洋颱風結構及颱風強度變化的研究。
東亞地區鋒面活動的未來變化
東亞地區每年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雨量受到鋒面活動影響,但是我們對暖化後鋒面活動的變動情況不甚理解,因此採用 CMIP5 的未來氣候模擬(RCP8.5情境)來推估自然季節中冬季及春季鋒面頻率、位置及鋒面降雨的變化情形。